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58岁渔民被海鲜刺伤身亡,创伤弧菌为何如此凶险?

一、海鲜刺伤夺命事件频发,渔民不幸中招

近日,浙江温州一名58岁的老渔民因被海鲜刺伤后感染创伤弧菌,不幸离世。这位渔民起初只是腿部突发剧痛,送医后病情迅速恶化,左腿肿胀如气球,并出现高烧、寒战等症状。医生发现其腿部有诡异的紫黑色淤斑,最终血培养结局显示为创伤弧菌感染。令人痛心的是,从入院到离世,仅用了短短数小时。

类似悲剧并非个例。7月初,温州另一名老人在处理青蟹时被刺伤,因未及时就医,最终截肢后仍未能挽回生活。为何小小的海鲜刺伤会如此致命?答案就藏在“海洋闪电刺客”——创伤弧菌身上。

二、创伤弧菌: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栖息在温暖海水中的致命细菌,常见于牡蛎、虾蟹、贝类等海鲜中。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感染人体:一是皮肤破损后接触带菌海水或海鲜;二是生食未煮熟的海鲜(如生蚝)。

这种细菌的可怕之处在于其爆发速度极快。感染后,患者可能在24小时内出现红肿、剧痛、水疱甚至皮肤坏死,随后引发败血症、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高达75%。尤其对慢性肝病、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威胁更大。

三、怎样避免悲剧重演?防护是关键

1. 处理海鲜戴手套:清洗或烹饪海鲜时,务必佩戴厚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尖锐部位。

2. 伤口远离海水:手部有伤口时,不要触碰海水或生海鲜,简单贴创可贴远远不够。

3. 彻底煮熟再食用:海鲜务必高温烹煮,尤其是贝类,避免生食或半生不熟。

4. 异常症状速就医:接触海水或海鲜后,若出现红肿、发热、皮肤紫黑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接触史。

四、警惕夏季高发期,别让疏忽酿成悲剧

每年3-11月是创伤弧菌活跃期,沿海居民和海鲜爱慕者需格外小心。案例中的58岁渔民和青蟹刺伤老人,都因初期未重视小伤口而酿成悲剧。记住:海鲜虽美味,安全第一位!

小编归纳一下

58岁渔民被海鲜刺伤身亡的案例,再次敲响警钟。创伤弧菌感染虽罕见,但致死率极高。日常做好防护,遇险及时就医,才能守护生活健壮。转发提醒身边人,别让“海洋杀手”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