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电商动态:数字化转型与消费复苏的双重驱动
根据商务部网站的消息,2023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保持了良好的提高势头,创造融合不断深化,积极推动内需扩展、外贸稳定和开放促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举办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研讨会上,华迎教授指出,中国电商的快速提高得益于电商模式与数字经济的紧密结合。电商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新技术,改善了生产模式、生产要素和企业组织形态。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电子商务持续推动消费恢复增长。1-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实物网零对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达31.4%,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7.5%,创下历史新高。“双十一”期间,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11月的网零增速较上月加快了1.7个百分点。数字、绿色和健壮消费的热度不断攀升,智能手表、环保涂料和保健按摩器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50%。随着元旦和春节的临近,在线旅游市场也被激活,出境游的在线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倍。
新电商的经济贡献不仅体现在推动消费恢复增长上,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表示,电子商务还助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11月,直播电商保持快速增长,持续赋能实体商家,店播销售额占比增至一半。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造,广东省出台了促进B2B电子商务提高的政策文件,举办交流活动,推广塑料、陶瓷等垂直领域的B2B应用典型案例。
华迎教授指出,新电商对经济提高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制造业企业通常可以通过购买中台和后台体系进行数字化转型,但中小微企业可能缺乏这些条件。研究表明,通过新电商模式,从需求端推动转型,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小微企业的特点。除了这些之后,新电商建立的生态体系还推动了供应链的升级,从推式供应链转向拉式供应链。
电商生态的形成也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如MCN机构和数字人,同时促进了国货消费,助力国货品牌的崛起。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表示,电子商务加快了数字技术的落地应用。人工智能的应用助力降本增效,虚拟试衣间、智能客服和数字人24小时直播等技术的加速应用,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华迎教授强调,除了政策的支持,技术提高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也是电商提高的重要推动力。电商的演进与互联网的提高密切相关,经历了从单向传播到双向沟通,再到去中心化连接的多个阶段。电商模式也在不断创造,从传统的货架式电商到如今的社交电商和直播内容,形成了新的整合模式。
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催生了细分经济的出现,如懒宅经济、“她”经济、适老经济和孤独经济等。以“她”经济为例,中国女性消费市场的规模相当于德国、法国和英国三国的零售市场总和,展现了细分市场的广阔前景。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表示,电子商务的提高也帮助打造了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新高地。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办,展现了数字贸易蓬勃提高的新技术、新场景和新业态。首次设置的“丝路电商日”吸引了71家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拓展了经贸合作的新空间。
在研讨会上,工信部中小企业提高促进中心的张晓辉表示,目前近79%的中小企业正经历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12%已进入应用操作,而9%可能处于深度应用阶段。虽然如此,我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拓展资料而言,2023年中国电商在数字化转型和消费复苏的双重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提高势头。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造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电商不仅推动了消费的恢复,还助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随着新电商模式的不断提高,预计将为中小微企业带来更多机遇,进一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