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是医疗护理业内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涉及到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和肺功能的恢复。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主要用于治疗气胸、血胸和脓胸等情况。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对于护理人员和患者本人来说至关重要。
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原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原理是将引流管的一端放置在胸腔内部,另一端接入低于胸腔水平的水封瓶中。这样能有效排出胸腔内的气体或者液体,促使肺组织重新展开。在临床上,胸腔闭式引流常用于对血胸、气胸、脓胸患者的治疗,以及开胸术后的后续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 保持管道密闭
– 引流装置必须保持无菌情形,连接处应紧密,以确保没有空气进入引流管。
– 引流管的下端需保持在水中3-4厘米,并维持直立形态,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 水封瓶的位置要低于患者胸腔出口平面至少60厘米,以便于液体向低处引流。
2. 监测引流情况
–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数量,正常情况下,若引流量在术后第一个小时仍超过100ml,或24小时超过1000ml,需立即向医护人员报告。
– 定期检查水柱波动,正常情况下,水柱应有4-6厘米的波动,如波动消失,应及时通知医生检查引流管道的通畅性。
3. 避免引流管意外脱落
– 引流管固定时应适度留有余地,避免翻身时引流管因牵拉而脱落。
– 若发生引流管意外脱落,应立即用手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避免直接按压伤口,并迅速报告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4. 进步患者的舒适度
– 推荐患者采用半卧位,抬高床头,以利用重力协助引流。
– 教导患者适当进行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以促进肺部的复张,帮助引流。
拔管护理及注意事项
在引流管置入48-72小时后,若引流液显著减少且胸片显示肺膨胀良好,可考虑拔管。拔管时,患者深吸气并屏住呼吸,医生迅速拔出导管并密封伤口。拔管后,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确保复查引流口的情形。
拓展资料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是患者恢复经过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保持引流管的密闭性、监测引流情形、及时处理意外脱落以及做好拔管后的护理,可以有效进步疗效,确保患者的安全。在护理经过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应紧密配合,共同关注病情变化,确保引流护理职业顺利进行。怎样样?经过上面的分析的护理措施,患者的术后恢复将会更加顺利,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