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清水县黄门镇多少个村清水县黄门镇:小小黑木耳成为村民致富“金产业”清水县黄门

新天水讯初夏时节,清水县黄门镇的王店、下成和硖口3个食用菌园区内,处处洋溢着生机与希望。一排排整齐的菌棚里,由王店村、下成村、薛堡村等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自主经营的黑木耳菌棒有序排列,菌棒上的黑木耳如同灵动的精灵,探出小巧的“脑袋”,层层叠叠,在阳光照耀下泛着油亮的光泽,长势喜人。

“你看这木耳,肉厚饱满,质量上乘,再过一段时刻,将迎来采摘期。”下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刘万良难掩喜悦之情,他随手拿起一根菌棒介绍道。今年,黄门镇积极探索产业进步新路径,王店村、下成村、薛堡村等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共享”的模式,构建起从菌种培育、菌棒制作到棚间管护的全链条标准化生产体系。技术人员常驻园区,手把手向村内盘活的闲置劳动力传授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科学种植技术,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生产成本降低与质量产量双提升。

产业进步的蓬勃活力,为村民打开了增收致富的新大门。“过去农闲只能闲着,现在一月能挣2000多块,还能照顾家里老小,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正在细心监测棚内温湿度的村民成大姐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如今,三大食用菌园区已吸纳5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超1500元,让稳定就业与家庭照料得以兼顾。 当前,黑木耳正值生长关键期,预计总产量可达14万斤。凭借种植优势,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有望带动村集体增收35万元。今后,黄门镇将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小小黑木耳进步成为乡村振兴的“金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王保祥)

来源: 新天水